永泰十五年三月十七,連綿多日的陰雨在今日休止,天空雖然云層還厚,然陽光已經(jīng)從云層的邊際漏出。
和煦的春風輕輕吹拂,御街杈子里種下的柳樹枝條隨風飛舞,桃花、杏花、梨花開了滿樹。
這樣的春光里,陸續(xù)行過老人,有身強體健的健步如飛,有步履蹣跚的由人攙扶。
他們行過御街,到宣德門南橫街往西,那是登聞檢院與登聞鼓所在。
老人們神情肅穆面向登聞鼓,待陽光徹底破開云層照耀在大地上、屋檐上、老人的身上,為首的四名手執(zhí)鳩首杖的老者上前拿起登聞鼓的鼓槌,一同敲響登聞鼓。
咚——咚——咚——
“昔者,有虞氏貴德而尚齒,夏后氏貴爵而尚齒,殷人貴富而尚齒,周人貴親而尚齒。虞夏殷周,天下之盛王也,未有遺年者。年之貴乎天下,久矣;次乎事親也![注1]”百十余老者在登聞鼓前齊聲高誦《禮》。
隨著老者們的高呼聲,越來越多的人,老的、少的、男的、女的都往登聞鼓前聚攏。
不識字者靠后,青壯護著有學識的老者上前去,婦人約束著孩童不許吵鬧,年輕學子們肅穆圍成一圈護住老者們,以防老者們被“不長眼的”沖撞到。
大家都知道,他們是在為為沈家的老封君鳴冤!是在為大梁戰(zhàn)神沈元帥鳴冤!為沈家上下八十余口性命鳴冤?。?!
“咚——咚——咚——”
“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:貴有德,貴貴,貴老,敬長,慈幼。此五者,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……”[注2]
“凡養(yǎng)老:有虞氏以燕禮,夏后氏以饗禮,殷人以食禮,周人脩而兼用之。凡五十養(yǎng)于鄉(xiāng),六十養(yǎng)于國,七十養(yǎng)于學,達于諸侯。八十拜君命,一坐再至,瞽亦如之,九十者使人受……”[注3]
登聞鼓渾厚的鼓聲和著老者們蒼老卻鏗鏘的話語,如金石之聲,振聾發(fā)聵。
登聞檢院的判院劉琪聽令史來報,又是腿一軟,又從椅子上摔下去。
“你、你、你說什么?”他坐在地上顫巍巍問令史。
令史急道:“外頭好多老丈敲登聞鼓,要求朝廷善待老人,放了沈家的老封君。判院,你快起來吧,咱們怎么辦???”
劉琪甩開令史攙扶的手,坐在地上腿一盤,說什么也不起來。
這哪兒是僅為沈老封君鳴冤,分明就是為沈震鳴冤,為沈家人、沈家軍鳴冤吶!
不起來不起來,這一報上去,官家怕是第一個就拿他開刀了!
令史說逃避也不是辦法,此事定要上報中書,外頭的老丈越來越多了。
劉琪就裝死,他不想去應對那些老丈,不想上報中書,他不想當這個判院了?。。?br/>
“學子們鬧事,朝廷尚且還能讓禁軍鎮(zhèn).壓。這次是老人敲登聞鼓啊,朝廷若是派禁軍鎮(zhèn).壓,官家的名聲……”劉琪閉嘴,臉苦得比黃連還苦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