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生外向??!
嫁出去的女兒,就是潑出去的水……這句民間俗語可不是隨便說說的。
絕大部分情況下,在封建時代,在一個婦人的心目中,夫家和娘家,丈夫和兄弟,孰輕孰重,不太好說,但如果加上兒子,天平就會有明顯的傾斜。
徐氏就是個典型,徐輝組忠于李允炆,而燕王李棣起兵靖難,為李棣生下了三個兒子的徐氏毫不猶豫的站在燕王府這一邊。
而現(xiàn)在,徐妙錦也站在了李允熥這一邊……雖然她還沒有懷孕。
徐輝組的猜測沒有錯,但方向卻錯了……如此改制,是燕王太妃徐氏的主意,這也是她下了很大決心才說出口的。
在武英殿之上再設(shè)文淵閣,這不稀奇……就相當于唐朝時候,唐太宗李世民在三省之上也設(shè)置了政事堂。
但關(guān)鍵是,徐氏將兩個兒子李高熾、李高煦放到了武英殿,并沒有提到文淵閣,反而引入了李允熥這個傀儡皇帝。
如此一來,最高的決策權(quán)就掌握在了徐氏、徐輝組和李允熥三人的手中……李允熥沒敢去看徐氏,只瞥了眼妻子徐妙錦,隱隱察覺到徐氏這套改制和自己有很深的關(guān)聯(lián)。
原因也很簡單,徐輝組和徐氏分屬對立的兩方,只要是武英殿呈交的不同方案,兩個人必定是針鋒相對,在這種情況下,李允熥這一票就很關(guān)鍵了。
每一個人都不同意這一套改制方案,李允熥第一時間就做出了準確的判斷。
沒能進入文淵閣,這相當于被大幅度削權(quán),不管是李高熾還是李高煦都難以忍受。
而徐輝組也難以忍受這樣的改制,在他看來,李允熥是和徐氏穿一條褲子的……呃,這個說法李允熥會很認同。
而李允熥本人,干笑著說:“四嬸,侄兒就沒必要……”
徐氏面無表情的看過來,李允熥突然正色道:“文淵閣乃議事之所,朕為天子,如何能屈尊?”
饒是心里堵得慌,李高熾也忍不住伸手撫額……現(xiàn)在陛下您倒是知道自己的天子了?
看徐氏依舊面無表情,李允熥身子往回縮了縮,靠在椅子上不吭聲了……他不太看好徐氏這套改制方案,阻力太大,對三股勢力的利益都有侵蝕。
但今日徐氏是鐵了心,甚至撕破臉干脆利索的將水面下的事翻了上來,“若非你兄弟二人相爭,何至于此?”
“難道讓高熾入文淵閣,讓高煦留在武英殿?”
“或者反過來?”
“若是都入文淵閣,那與武英殿有何區(qū)別?”
李高熾和李高煦對視了眼,兩人都沒話說了,但他們也不甘心自己的權(quán)勢被削弱,干脆僵在那兒,既不反對也不贊成,齊齊側(cè)頭看向了徐輝組。
我們是兒子,沒辦法直言反駁……但你和母親是平輩啊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